● 课 程 大 纲:
A单元内容(共2天,15个以上经典案例)
专题一:劳动关系概述
1.如何判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?
2.劳动关系、雇佣关系、劳务关系如何区别?
3.公对私业务外包中,私人承包者招用的劳动者,与发包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?
4.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包括哪些群体?
5.非法用工如何理解,存在哪些法律风险?
专题二:招聘入职环节
1.用人单位是否必须履行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性条款?
2.如何降低承诺性条款的法律风险?
3.招聘条件中哪些情形构成就业歧视?
4.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有哪些?
5.《求职申请表》的设计要点有哪些?
6.面试过程中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?
7.哪些岗位有必要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?
8.背景调查的内容有哪些?
9.是否需要候选人授权用人单位进行背景调查?
10.背景调查授权书的设计要点有哪些?
11.《录用通知书》发还是不发?
12.如何撰写《录用通知书》,法律风险有哪些?
13.入职体检应何时进行,体检费用由哪方承担?
14.入职体检能否要求女职工“验孕”?
15.体检可以检查“乙肝两对半”的岗位有哪些?
16.《入职登记表》的设计要点有哪些?
17.劳动者无法提交《离职证明》,该怎么办?
18.入职手续通常包括哪些,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?
19.入职前后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哪些情况,如何保留证据?
20.如何预防劳动者的“应聘欺诈”,如何证明劳动者的“欺诈”?
专题三:特殊群体与多元化用工
1.是否存在“临时工”,其用工执行哪些标准?
2.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签订劳动合同,是否有效?
3.在校学生实习期间没有签订任何合同协议,是否存在法律风险?
4.实习协议的设计要点有哪些?
5.三方就业协议中的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?
6.三方就业协议与实习协议有哪些区别?
7.招用退休人员,如何办理用工手续及预防相关风险?
8.招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没有退休金的人员,如何处理?
9.劳务协议、返聘协议的设计要点有哪些?
10.招用在原单位停薪留职、放长假、内退人员,如何办理用工手续?
11.招用非全日制人员,法律风险有哪些,如何办理用工手续?
12.使用关联单位派驻的人员,如何操作及预防法律风险?
13.新法下劳务派遣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?
14.新规定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提出哪些新要求,如何规避同工同酬风险?
15.劳务派遣合作协议必须注意的风险细节有哪些?
16.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的区别?
17.实施内部承包,法律风险有哪些?
18.如何管理承包方的劳动者,其法律风险有哪些?
19.如何避免与劳务派遣工或承包方员工形成双重劳动关系?
20.招用外国人,没有办妥法定用工手续,有哪些法律风险?
专题四:劳动合同订立
1.用人单位自行拟定的劳动合同文本是否有效,是否需要进行备案?
2.劳动合同是否合法有效,是以合同名称还是以合同条款来判断?
3.在劳动部门的劳动合同范本基础上,需要增加哪些风险防范条款?
4.劳动合同的装订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?
5.劳动合同的盖章签名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?
6.不交付劳动合同给劳动者,存在哪些法律风险?
7.让劳动者单方签署空白的合同协议文书,日后针对性地补写内容上去,能否规避风险?
8.劳动者借故拖延或拒绝新签、续签劳动合同,如何应对及举证?
9.未新签或未续签劳动合同,需支付多长期限的双倍工资,是否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?
10.补签或倒签是否需支付双倍工资?
11.什么时候为最佳时间,签署劳动合同、用工协议?
12.企业收购兼并时,是否需重签或变更劳动合同,如何操作?
13.应否与属于职业经理人的法定代表人签订劳动合同?
14.老板签发的聘书能否视为劳动合同?
15.在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劳动关系,变更劳动合同还是重签劳动合同,如何操作?
专题五:试用期管理
1.试用期、见习期、学徒期的区别?
2.可否先试用后签合同,可否单独签订试用期协议?
3.一年以上三年以下中的“以上”“以下”怎样理解?
4.劳动合同约定“乙方的试用期为3-6个月”是否成立?
5.法律禁止2次约定试用期,劳动合同期限和试用期限该如何约定?
6.试用期间员工休病假比较长,怎么办?
7.试用期间工资支付法律风险分析与应对?
8.离职后再次入职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?
9.员工主动申请延长试用期,该怎样操作,才降低赔偿风险?
10.试用期满后解雇新员工要不要赔偿,如何控制风险?
11.试用期最后一天解雇新员工,赔偿概率为70%,如何化解?
12.试用期满前几天解雇新员工,赔偿概率为50%,如何化解?
13.试用期间解雇新员工的程序有哪些?
14.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范围包括哪些,如何取证证明?
15.《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》如何书写?
16.出现“经济性裁员”的情况,能否裁掉试用期的新员工?
专题六: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
1.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底是不是铁饭碗,会不会增加用人单位成本?
2.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否约定终止及解除条件?
3.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、理由有哪些?
4.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,是否均需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?
5.用人单位拒绝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,有何风险?
6.该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,如何计算,是否存在时效?
7.满10年或第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到期时,用人单位是否应提醒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?
8.签订了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,期间工作累计满10年,能否要求将固定期限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合同?
9.第三签时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,合同履行期间员工能否要求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?
10.连续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到期,用人单位能否单方终止;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,用人单位能否拒绝?
11.合同期满劳动者由于医疗期、三期等原因续延合同期限导致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,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,用人单位能否拒绝?
12.能否与新员工直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?
13.是否有必要刻意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?
专题七:社会保险法
1.用人单位拖欠社保费,有什么法律责任?
2.用人单位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如何处理?
3.试用期间,是否必须缴纳社会保险?
4.不足额买社保,员工日后能否提出被迫解除及索赔经济补偿?
5.员工放弃参加社保,日后能否提出被迫解除及索赔经济补偿?
6.如果无参保,劳动者因第三方责任产生的医疗费用,能否要求单位报销?
7.用人单位协助辞职员工骗取失业保险金,有什么法律风险?
8.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失业保险,是否应赔偿员工失业保险待遇损失?
9.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前提条件有哪些?怎样理解“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”?
10.由于劳动者提供虚假身份证,导致社保记录错误,该如何处理?
11.支付给不参保人员的每月社保补贴,仲裁与法院如何定性?
12.月底入职,当月需参加社保吗,月初离职,当月需参加社保吗?
13.可否要求员工承担滞纳金、利息?
14.过往的社保问题,是否会被追责? |